在我国许多地区,流传着一些虽用词不同、但意义相近的气象谚语。例如,“晴冬至,烂年边”(浙江),“冬至晴一天,春节雨雪连”(安徽),“冬至晴,新年雨”(黑龙江),反映出的是人们可以利用冬至的天气预测春节期间的天气情况。这些地区的谚语都认为,如果冬至天气晴朗,那么到了过年的时候很可能就会阴雨绵绵。而刚刚过去的冬至,全国多地天气晴朗,这是否预示着人们即将迎来一个降水连连的春节呢?
据说,这些谚语的科学依据是大气的周期震荡,或者说是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周期性造成的影响。如果冬至某地刚好有强冷空气来临,同时没有暖湿气流的影响,就会形成晴朗的天气。到了一个多月后的春节,强冷空气周期性来袭,再碰上暖湿气流到来的周期。冷暖空气交汇,就会形成雨或雪的“烂年边”。
但实际上,每年的冬至日期相对固定,大部分在12月21日至23之间。但每年的春节则日期变化幅度较大。这就导致从冬至到春节相差天数并不一致。例如,2015年春节是2月19日,而2014年春节是1月31日,就算有什么周期性的影响,也会因为时间长短的间隔变化而变得不准确。
杭州市气象台也曾为这句谚语统计过冬至与春节天气的关系。数十年的统计数据显示,“晴冬至,烂年边”所反映的规律的准确率不足50%。而其他省份的类似统计准确率则有高有低,但基本是在60%上下。这说明,某些气象谚语只是一种经验之谈,有一定的道理,但用来预测天气,却不一定正确与科学。( 来源:中国气象报 作者:刘钊)